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公司

陕科技发展不平凡的五年 科技创新让高科技不再高冷

来源: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0-14 20:45:49

  长征二号FT2火箭将天宫二号发射升空(资料图片)

  原标题:我说陕西这5年——科技 篇科技创新让高科技不再高冷

  胳膊上“种”出新耳朵;脑控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用意念控制,帮助下肢行动不便患者“站起来”;国产大飞机C919上众多的“陕西元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陕西科技作用……

  过去这五年,对陕西科技创新来说是不平凡、不寻常的五年。这五年,让人们不仅看到了科技的强大,感叹高大上的科技不再那么高冷,更亲身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带来的美好。

  感受:3D打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提到高科技总觉得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总认为是科研层面的事情,比如3D打印,一直觉得是我们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西安理工大学学生刘钊说,但是2014年的一则新闻改变了他的认知。新闻内容是西京医院通过3D打印技术为因左脑盖缺损的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手术后外观与常人无异。当时只知道3D打印的概念,至于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很模糊。看到这则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原来科学研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它距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很近。

  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关注3D打印。后来西京医院的医生又将3D打印技术制备的钛合金假体分别植入3名骨肿瘤患者体内,修复了不同部位的骨骼缺损。据说,3D打印肩胛骨钛合金假体和锁骨钛合金假体的临床应用在当时属世界首次。前不久,西京医院世界首例计算机辅助4D打印乳房重建术获得成功。这些超前的技术,其实都在改变着你我的生活。

  数据:与3D打印相关的专利占全国一半

  3D打印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制造技术,从简单的生活用品,到极度复杂的活体器官,甚至高精尖的载人飞船、宇宙卫星,将越来越多的“不可能”变成了真实存在。今年5月20日,西安铂力特增材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伦敦获得全球第一届年度3D打印行业OEM(企业)大奖,这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金属3D打印上榜企业。

  陕西对国家3D打印科技支撑的贡献作用显著。2013-2015年,陕西与3D打印设备、材料及其应用相关的专利占到全国的一半。在金属打印领域,西安光机所突破了可变焦的3D打印熔覆头关键技术,研制出可用于成形中小型钛(钢)合金零件的同轴送粉式金属3D打印机,可使打印效率提高3-5倍。

  西安智熔金属打印系统有限公司也研发出了中国首台商用熔丝式电子束金属3D打印系统,该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装并运行其最新研制的核心器件高品质大功率电子枪。在生物打印领域,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发的多孔钛合金生物医用植入体,已有上百例植入人体临床试验。

  感受:航天科技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

  将从事航天工作作为奋斗目标的高二学生张晓亮是地地道道的航天迷,尤其说到陕西的航空航天技术,更是如数家珍。“当看到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托举下踏上太空之旅时就感到骄傲。”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陕西科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位于火箭顶部,从远处看去好似避雷针一样的东西被誉为是保障航天员保险的“生命之塔”。这个“生命之塔”的技术就来自于西安的航天科技四院。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航天科技四院不仅承担着火箭逃逸救生系统动力装置,还承担了“天宫”和“神舟”全套结构密封系统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

  航天制造,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太过遥远,抽象而缺乏即视感。科研人员就把那些高大上的航天固体动力技术转化成为我们身边的民用产品。9月24日,在新疆巴里坤草原,一款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无人机,在火箭的助力下冲向云霄,这是中国首次利用无人机在有天气过程环境下,进入云中播撒作业成功实现人工增雨。此次试验利用西工大无人机所(西安爱生集团)无人机系统为平台,搭载由航天科技四院中天火箭公司研制的机载播撒系统。

  中天火箭公司总经理李健说,从“空中增雨神箭”到如今的“无人机增雨利器”,是把军工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也服务于气象事业。这一次无人机增雨试验的成功,必将给我们国家人工影响天气增加新的作业模式。

  数据:42所特种橡胶材料瞄准空间应用

  航天科技四院42所特种橡胶材料已伴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近30年历程,相关技术和产品先后用于“神舟”、“天舟”飞船,“天宫”空间实验室,航天员舱外航天服、医监生化组件及“嫦娥”探月工程,在空间材料应用上大显身手。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再到“天舟一号”,航天科技四院42所已研制生产各类密封件产品上万件,保证了历次飞行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在“嫦娥三号”探月工程中,航天科技四院42所承担了“玉兔”月球车防尘密封圈的研制任务,确保月球车在严酷的月面环境下防止颗粒小、带静电的月尘进入月球车内部,保证了月球车的行走及转向等功能。

  感受:“双创”让高科技之风扑面而来

  在双创浪潮中,“创客空间”成为最灵动也是最活跃的元素,创客空间是“众创”的集成空间,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验室。泥巴创客空间就是西安赫赫有名的“活跃因子”。

  2014年4月,泥巴创客空间成立,王亚恒是创始人之一,出任COO。回忆创客梦的实现之路,王亚恒坦言,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只要找对了自己的路,想法够成熟,对市场了解够深刻,那不顾一切地去拼就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怀揣着坚定与梦想,2016年,泥巴创客空间入驻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西安创新设计中心。

  “陕西是科技大省,不仅有很多高精尖的科技,还有很多创新的科技人才。这几年随着双创的推进,陕西的科技资源优势也进一步释放。很多原来觉得高大上的高科技让我们逐渐熟悉起来。”作为媒体人的殷高峰在谈及这几年陕西创新创业的环境变化时这样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几个学生用3D打印技术设计的耳机,提取不同用户的耳印,给每个人定制属于自己的耳机。这个由几个大学生创立的公司,已经为400多位艺人提供耳机定制服务,包括痛仰乐队、谭维维、郝云、后海大鲨鱼乐队等,申请并获得国内外专利30余项,助力1万场以上舞台演出。

  舞台监听耳机在2016年央视春晚《华阴老腔一声喊》节目中亮相。这仅仅是陕西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这几年,在双创热潮的带动下,西安高新区、沣西新城、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等已经成为陕西双创的重要承载地。

  上个月的西安“双创周”就有227家企业携带266个项目精彩亮相,包括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3D打印、AR/VR……高科技之风已经扑面而来。

  数据:我省目前有45家国家级众创空间

  来自省科技厅的数据显示,我省目前有45家国家级、91家省级众创空间,21家国家级、23家省级星创天地,27家国家级、2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1家国家级、58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在孵团队1485家,累计孵化企业2762个,融资20亿元,解决就业3.3万人。2016年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单位累计获得科技贷款和创投机构投资超过20亿元。

  “陕西科技资源丰富,本土的创客们有非常深厚的技术实力,只要有适合创新的环境和土壤,他们的创新点就会被激发出来,这些将是陕西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铁山说,目前这些正处于“星星之火”阶段的创业者们,未来可能是陕西经济乃至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础,“硅谷对美国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影响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这些企业更是陕西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新引擎。”本报记者王嘉

责编/小艾

关于本站 | 招聘信息 | 网址导航 | 免责申明 | 意见反馈 | 投资者关系

本站郑重声明:华商在线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其原创性、真实性请自行核实,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华商在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号

本站常年法律服务:北京市智舟律师事务所

投稿邮箱:huashangzx@126.com

Copyright©华商在线 北京华商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