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美国博弈 国际油价动荡
进入2019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改去年下半年的颓势,自1月开始一路上涨,不到两个月涨幅已超过20%。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就石油减产达成一致,成为推动国际油价上行的重要因素。然而与此同时,美国因素在原油市场中的搅动,令供给前景迷雾重重。
3月5日,两大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分别公布了加大力度开采国内最大页岩油田的计划。尽管其决定并未立即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但美国原油产量的飙升已为短期油价上行带来一定压力,同时削减了欧佩克减产提振油价的效果。
法国巴黎银行预测,由于超出预期的减产,2019年前三季度油价可能会上涨。但美国原油产量增长或使油价在第四季度开始下跌。其中,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第四季度跌至平均67美元/桶,WTI原油将跌至61美元/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原油市场只会在多方因素相互交织下演绎行情。
欧佩克面临挑战
2018年12月初,由欧佩克及其盟友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OPEC+”达成减产协议。“OPEC+”决定从2019年1月起,在2018年10月原油日产量基础上,日均减产120万桶,其中欧佩克成员国日均减产80万桶,非欧佩克产油国日均减产40万桶,减产期限初步设定为6个月。
进入2019年,OPEC+大力推行减产的信心并没有被削弱,油价也在持续被推升当中。据路透社报道,OPEC+将继续履行减产协议以平衡市场,直到认为库存从当前水平下降到5年的均值。
作为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沙特是减产的坚定执行者,率先作出减产表率。今年1月,沙特原油产量下降至1020万桶/日。《金融时报》报道称沙特将继续减产,到3月将降至约980万桶/日。这一减产规模将比协议中的配额低将近50万桶/日。
然而,非欧佩克国以俄罗斯为首,从参与减产协议开始就态度暧昧。
俄罗斯内部率先有质疑声,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总裁谢钦(Igor Sechin)曾在去年12月底明确反对参与减产协议。作为俄罗斯最大油企,其不可避免地成为减产的主力军。
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行政总裁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对路透社表示,作为俄罗斯参与减产协议的主要架构师,他不认为有理由废除协议:“如油价跌至40美元/桶,美国产量会下跌,因为美国油企开采成本较高。但这一场景也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主要伤害。”
或许是内部分歧,俄罗斯并没有开足马力落实减产。 数据显示,今年1月俄罗斯实际日均减产4.2万桶,低于此前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预期的1月日均5万―6万桶的减产规模。
据彭博社报道,要完全遵守减产协议规定,俄罗斯第四大原油生产商苏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日均减产规模需达到2.5万桶。但其反而在1月上调产量,增加了1.07万桶,被认为减产不力。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长法利赫(Khalid al-Falih)曾对此抱怨道:“减产幅度比之前的要慢。”
减产不力还是引来沙特不满。俄罗斯对此解释为,当地寒冷天气和地质条件不适宜快速减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已起草减产时间表,3月前可能达到最多22.8万桶/日的减产力度,平均减产幅度将超过2月。
美国原油高产争夺话语权
另一方面,美国原油产量创新高。
石油巨头雪佛龙预计,明年底之前在Permian盆地日均油汽产量达60万桶,到2023年底达90万桶,比此前预期日均产量65万桶提高近40%。埃克森美孚则表示,最早到2024年在Permian盆地日均油汽产量达100万桶,增幅80%。
美国页岩油的新一轮复苏推高了原油产量。其最终产量达到多大规模,是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制定新生产政策的重要依据。只是,他们或许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去年,美国近35年来首次超越沙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今年将延续增势,预计原油产量超过1150万桶/日。“今年美国输油管道建成后,原油出口将大量增长。”美国能源部在其报告中表示。
国际能源署曾鼓吹美国在全球原油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其称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长,或很快会挑战沙特和俄罗斯的市场份额。时间节点逐渐明朗。
“最快在2025年。”独立能源咨询及数据服务商Rystad Energy在1月发布报告,指出届时美国油气产量将达到,甚至超过俄罗斯和沙特的总和。
国际油价到了关键时刻,欧佩克试图夺回原油市场“话语权”。“原油市场或在4月重新获得平衡,或迫使欧佩克在5月或6月前解除生产限制,制定新计划。”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短期来看石油价格有望获得提振,但乐观现象可能“转瞬即逝”。
首页推荐
热门推荐
图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