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际

林毅夫:中美贸易失衡主因在于美国本身

来源:凤凰科技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30 21:25:37

  原标题:林毅夫:中美贸易失衡主因在于美国本身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作者:聂琳

  

 

  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日趋强硬, 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高企且不断扩大,是特朗普政府对华经贸政策较此前政府出现较大转变的主要原因。不过,在北京大学经济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看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产生的主因在美国,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其自身也会受到损害。此外,他还认为,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强硬化主要是出于政治考量,而中国则不能过度反应。

  林毅夫在29日举行的“中美二轨经济对话”中方代表团报告会上称,美国贸易逆差从1970年代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情况下美国货币扩张,以及金融市场自由化。

  一是美元与黄金在1970年代脱钩。二战后,美元成为世界的储备货币,并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跟美元挂钩。当时,美国的货币政策比较稳定。但到了1970年代初,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可以不断印钞票,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不断扩张。

  二是金融自由化。美国的金融企业积极利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优势促进美元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流动,并且,美国国内实施金融自由化也让美国银行的准备金率下降,在国际上推动资本账户自由化,这使得美元可以大量自由进出国际市场。同时,美元货币量的增加导致美国出现房地产、股市等泡沫。并且,为了让金融企业套利,让一些没有资产的家庭到银行借款、进入房地产市场,催生大量财富效应,支撑了美国消费急剧增加、储蓄减少,再加上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这些导致美国需求大于供给,因此从国外市场进口。

  “因此,实际上是美国自己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美国(出现)贸易逆差,”林毅夫总结说。

  与此同时,东亚成为美国一些消费品的主要的供应地。美国的收入高,其产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东亚经济体由于当时收入较低,主要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导致美国从东亚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东亚的贸易逆差较大。

  林毅夫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对美国贸易逆差的“贡献”从1990年代开始增加,但与此同时,整体上来看,东亚经济体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从1995年的83.3%下降到2016年的63.1%。林毅夫认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是因为美国与东亚经济体的贸易赤字转移到了中国。

  日本1960年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成为美国主要的贸易逆差国,随着日本的薪资在1960年代后期上涨,日本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同时也将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赤字转移到这些国家和地区。

  而在1980年代,这些生产活动从亚洲“四小龙”转移到东盟四国和中国。1990年代是直接外资(FDI)流入中国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增加的时期。

  林毅夫还认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被夸大了,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于中国对日本、韩国等东亚经济体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林毅夫说,中美的贸易不平衡建立在两国经济优势互补上,假如美国对中国征收高达45%的关税,劳动密集型产业回流美国的可能性比较低,因为这些产品美国在1960年代就不再生产。这些产品基本都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施加45%的关税,要么美国消费者的成本增加45%,要么美国转而从其他亚洲国家进口,但这些国家的产品成本比中国更高,消费者的成本也会增加,最终的结果是,整个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会有很大变化。

  林毅夫称,目前特朗普政府对华经贸政策强硬化,主要是考虑到政治利益。最终,美国政府可能像2003年对日本小泉政府那样,只对中国施加象征性的关税。

  他还表示,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中国不要过度反应,要有理有据地采取反制措施,同时要顺势推进改革。 

关于本站 | 招聘信息 | 网址导航 | 免责申明 | 意见反馈 | 投资者关系

本站郑重声明:华商在线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其原创性、真实性请自行核实,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华商在线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号

本站常年法律服务:北京市智舟律师事务所

投稿邮箱:huashangzx@126.com

Copyright©华商在线 北京华商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